中原資工講座:工作分享-想成為怎樣的人

講員:宋晟源

職稱:高級工程師

公司:核心智識

演講簡介

學生生涯和職場生涯分享

照片

QA

提問:

今天講師分享了從求學到進入職場的心路以及所遇到的困難等。那想請問講師,對於您來說學校交給您的知識在現今的職場上會不會略顯不足? 因為有許多更專業的知識領域是我們所還未踏及,還是說對於講師您而言也是邊做邊學,所以這件事不用過為擔心。

講師回答:

我也是中原資工畢業的學生,那其實學校給予的訓練就已經非常足夠,像是一些程式訓練等。這些作業或是專題都將培養我們的程式邏輯能力, 假設我們現在在學校用最多的應該是C++,那出社會後可能要用到的都是Java等,是一個全新的語言,但是對我們而言學習上就會較為輕鬆,因為語言雖然都不盡相同, 但其背後的想法概念與邏輯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學校給的東西其實很足夠,只要把基礎練扎實即可。

提問:

在需求訪談中,如何有效加速協調過程,雙方會做什麼?做為理解他人的需求,最需要的能力是?

講師回答:

有理解他人的需要,客戶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透過 引導對方是讓雙方達到 共識 ,才簽下規劃書。

心得

第一組

李俐瑩:今天的講師也是中原畢業的,他透過自己的經驗建議我們要選什麼課,分享了很多大學時期課程的經驗,也和我們分享了社團的經歷,讓我們了解課外的活動也能影響他。

連翊安:這次的講師是資工系畢業的學長,他以他的學習歷程來分享,告訴我們,可以修習哪些系選修對我們的將來會有幫助,也了解我們目前正在專注的準備專題以及大三最大的project PL, 告訴我們學習這些東西,為什麼在未來會覺得很有幫助,並且也告訴我們要多多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社交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事情也是可以從興趣愛好中學習到的。

陳冠吾:這次的演講讓我更理解了系上出路的廣泛,除了印象中的工程師,還可以與各種不同的行業連結拓展新的模式。學長也提到保持運動習慣的重要性,讓我更深刻到理解好的身體才有好的思維。

鍾佳諭:今天的講師也是資工系的大學長,他和我們分享了非常多自身的經驗還有他自己覺得重要的課程以及推薦我們修的課程,更因為他和我們有相同的背景,所以讓我受益良多。

第二組

講師是學校大學長,這次來分享他的求學經歷及工作經驗分享,在校時參與國科會計畫 補救教學系統 、暑訓講師、參加技術meeting…,加上專題的影響, 這些基本決定了一個人以後會往哪個方面的研究所實驗室發展(而研究所後的工作也大致上是那個領域),而出社會後,選擇進入資訊工程的原因除了研究所外, 還有高薪資、成就感(喜歡大家一起訂定目標努力完成的感覺)等原因,但因為高工時高工資, 建議就算為了平衡壓力也要培養與工作無關的興趣(像他就是跑步、田徑、攝影)(而這些興趣也可以幫助擺脫宅宅的形象)。工作上則在核心智識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目前為專案經理(高級工程師), 從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其中公司綁約及技術獨立等等都是我們將來會遇到的事情,有利有弊以後可以仔細考慮這些問題的影響。而相比起學校現在要求的功能實現,工作後效率、維護、架構等等,需要實現。 這次講座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對於職涯的規劃不僅需要在學校時期就開始思考,也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持續調整與學習。講師的求學經驗讓我認識到,參與校內外活動可以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我要更積極地參加校園活動、計畫,並學習不同的知識和技能。 講師還分享了進入資訊工程的原因和工作經驗。高薪資和成就感的確是很重要的原因,但高工時也是需要面對的挑戰。因此,我覺得要在工作中找到平衡,也就是培養與工作無關的興趣,像講師一樣選擇跑步、攝影等等,需要有放鬆的時間。 學校工作之間的變化除了努力以外,時間分配及有領薪壓力調適,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最後,講師提到了時間分配、有領薪壓力調適、工作方向等等,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面對的問題。這讓我認識到,選擇走技術或管理等方面的職涯方向是需要多方考慮的,並且需要不斷調整和學習。講師也分享了他覺得在大學時期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例如努力、請教問題、態度積極等等,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素質,而多多認識異性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人脈關係,進而擴展職涯發展的機會,也遠比在職場上更加容易得多。這次講座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未來職涯發展的方向。

第三組

講者分享了他對於資訊工程的學習和工作經驗,透過這場講座讓我們了解到,資工不只有一條道路可以走,也可以和其他領域結合起來,如果找到興趣相關的結合, 未來工作時也比較不會倦怠。此外,學習程式語言需要高壓和努力,但是如果真的不喜歡寫程式,未來也有可能無法繼續從事相關工作。在學習資訊工程的過程中, 學習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而興趣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和改變性格,也能從參加社團活動中可以學習到與人相處和溝通技能,並透過訂定目標可以保持有規律和品質的生活。 在學習和工作中,尋找自己喜歡的方向,並努力去探索和鑽研,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講師所分享的他在業界的經歷也對我們很有幫助。

第四組

張郁琪:透過這場講座讓我知道原來資工的出路是那麼的多樣化,我原本以為畢業之後應該就只能往工程師這條道路走,但其實也是可以和其他方面的領域互相結合起來的,若所結合的是和自己的興趣相關的話,未來在工作時也比較不會倦怠。

楊舒怡:今天講師分享了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工作經歷,講得非常詳細,也讓我更深入的思考資工這條路是不是真的適合我,以及讓我更有方向的去學習資工領域相關課程,像是資料庫雖然是選修,但也是相當重要、普遍的一個領域,如果能夠熟練的話,未來工作也可能用得到。

楊蕙嬬:這次的演講我覺得很貼切我們現在的狀況,講師也是在一個沒有程式基礎下進來資工系的,在課業階段很重的時候,撐得住高壓努力去寫程式,也有很願意讓他去嘗試的同學,慢慢累積起來現在變成高級工程師,也明確的跟我們說,如果真的不喜歡這樣寫程式,在未來我們也有可能沒辦法繼續把它當工作。

除此之外也有分享一些工作經歷,會讓我們去思考自己適合哪一方面,如果要繼續在資工的道路走,可以多在哪一方面鑽研。

陳宥蓁:這次的講師分享了他在大學與研究所的經驗,以及他為什麼選擇資訊工程、工作經驗等。講師有提到他是一張白紙進來中原的,還有他的室友很強…等,我真的感同身受, 因為我在上大學之前也是都沒有碰過任何語言,所以一進來中原真的過得很痛苦、壓力很大,曾經想過要轉系,但是後來有稍微熟悉之後有慢慢進入軌道,也慢慢找到一些打程式的成就感!

陽彩柔:在這次演講中,講員敘述了許多求學經驗以及哪些課程對於工作上的幫助比較大,我覺得透過學校課程和作業可以培養出我們解決能力方式,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中,講員也說明了社團、興趣培養的重要,我覺得興趣可以讓我們有釋放壓力的管道或者可以改變的性格,在社團活動中可以學習到與人相處、溝通技能,並從中學習到軟實力幫助自己。透過在生活中訂定目標可以讓我們有規律並保持有品質的生活。

蒲品憶:今天講師分享了他大學時期的學經歷,我覺得有幾個點蠻重要的,像是可以多累積經驗像是講師二年就有選修專題研究,雖然最後沒修完,但是中間的過程對他幫助很大。還有在大學有一個興趣或社團活動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釋放壓力、認識新朋友,另一方面可以從興趣中培養成就感,讓自己生活更加充實,我覺得都是非常不錯的建議,但是實施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需要好好規劃。

第五組

林柏辰: 從這次演講中最有感觸的一句話為「你有領薪水,你就要做事」,從中可以認知到在成為一位工程師之前,要先理解到學校能夠帶給自己什麼資源, 和進入職場後的差異。努力只是基本,其餘的各種因素也要透過自我掌握。

吳彥寬: 本次的講座,講師講了許多求學階段的經歷,其中提到當時他有一位學霸組員,卻總是不幫他寫,給他自己練習的機會,讓和講師一樣在程式方面是一張白紙入學的我, 深有感觸,程式這種東西,真的要靠經驗累積才能成長。。

林圻恩: 這次的講師講了許多他求學時期的經歷,還有許多很受用的知識與話語,進入資工系三年的我確切感知到程式與個人技能與技術是需要像講師所講一般要汲汲營營的不斷學習的, 就算出了社會後也要持續進步與努力,不然就會變成被後浪推著走的前浪。

康 旭: 透過這次的演講,我了解到業界實際上的工作模式以及與同儕是如何相處的。同時我也學習到了解更多專業知識能在未來能使自己有更多的就業選擇。

魏宇奐: 透過講者分享工作經歷,讓我進一步認識了當一名工程師所要面對的日常工作內容,尤其是專案經理部分的分享很是精彩,也意識到與客戶溝通需求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劉又誠: 這次演講讓我了解到了未來工作可能會遇到的狀況,跟客戶溝通也是一門大學問,小公司能學到較多樣專業知識,而大公司最主要是負責較單一的工作內容。

第六組

這次的講員也是我們中原畢業的學長,也與我們的經歷相似,他從他的求學經歷切入,建議我們要多選一些資料庫…的系選修,因為與將來在業界的需要的能力有關,可以多嘗試。 之後也對我們目前正面臨到的專題實驗給我們了一些相關的經驗分享與建議,多與人溝通、要互助合作,才不會在出社會要與人合作時成為獨來獨往將來無法與人溝通的人。 其中還提到他與上司用跑步建立了深厚的關係,以至於可以更好的在工作上有所幫助。 這個例子很好的證明了社交的重要性。 同時因為跑步,也帶給講師人格上的提升,不僅在性格上還有自信心上都有顯著的變化,也證明多一點興趣可以讓人變得更好。 再來還引導我們反思我們的專題主題、研究所階段想學的,與我們的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不是真的是我們想走的路,多多思考自己想做的項目。 其中,講師分享了他的專題內容,是判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了解度,因為有兩個斷點所以不會有模糊不清的判斷區間,並且開發出來的一套系統是真的要拿給大三學生使用過後, 比對學生的課業表現,若不一致講員就無法畢業了,壓力真的很大,而最終結果是高度相關,表示講師有成果開發出正確的系統。這些開發的經驗都是日後工作上的寶貴資本。

第七組

劉珈彤:透過這次演講,我明白到學習資工課程不僅能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提升我們的社交能力和軟實力,同時也學到了在生活中訂定目標的重要性。

邱家祐:這次的講員主要是在講述他的求學經歷跟工作經歷,他十分強調主動去學習不同的東西,因為還沒進入職場,所以有各種的嘗試機會。從他講述的工作中,可得知讀資工未來的走向。他也分享在工作餘,他以運動來排解壓力,這些意見提供給我們參考, 而其中我認為對於我最有幫助的應該是多學習,因為肯定了目前我所學的並不是無用的,反而是一種訓練,日後有可能會運用到。

姜柏仰:透過講員的經驗分享,我明白到多學習是很重要的,而他分享的壓力排解方式也讓我獲得了一些啟示,未來也會好好參考。

劉丞曜:這次的講師講述了有關現在正在上的課程可以對應到之後就職上的那些專業能力。也談論了有關一個設備是如何在售出之前做一個有效的檢查。總而言之,這次演講對我來說獲益良多,期待下一次演講。

林傳堯:這次的講員講述的內容是有關他的求學經驗,讓我了解到我們現在所學的都是一些基本功,在未來職場上還是有些幫助,而講員有特別推薦一門選修課是資料庫, 相關的知識在未來就業占了很大一部份,讓我在之後選修課要修的課給了很大的方向。

吳凌銳:這次演講讓我對未來工作內容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獲得了關於學習和興趣培養的重要性的啟示,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更有信心。

第八組

陳威綸:這次的講座讓我知道原來還有專案並行的問題,雖然現在我們就有這個問題但因為程式很小所以不忙,但我真的很難想像到時候要一次做出好幾個大程式,到底會有多忙

張善泓: 講師關於一些在學校修課時的建議我會當作大4選課的參考,在大4把握時間和資源,為接下來得就業和升學做準備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希望可以不會虛度光陰。

林奕絃: 講師分析了學校該好好學習的科目,分享了就學期間到職場上的成長心路歷程,幫助大三升大四的我們提供更多的資訊,聽完覺得未來要面臨的挑戰相當大,現在必須好好努力才行。

莊士毅: 這次講師一樣透過自身經歷,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像是學校哪些課程是對他現在工作有用的,還有興趣培養很重要,最後他講了他的工作內容大概是怎樣,流程是怎麼樣的,怎樣做是最好的。

鄧樂心: 我認為這次講師所分享的心得和經歷對於大三,即將升讀大四的我們非常有幫助。除了能讓我們參考講師的經驗之外,亦能讓我們好好思考如何把握剩下的時間裝備自己,應付未來的挑戰。

范育瑋: 這次的講座讓我知道原來還有專案並行的問題,雖然現在我們就有這個問題但因為程式很小所以不忙,但我真的很難想像到時候要一次做出好幾個大程式,到底會有多忙

第九組

學長的工作領域很特別,以前沒有聽說過專門在做造字的行業,而且學長的工作環境是在日本,這次的演講也對於日本的職場生活有了新的了解,本來還以為現代已經沒有喝酒文化了,沒想到竟然還存在著,也讓我對日本有了新一步的認知,感謝學長為我們介紹造字產業跟學長在日本的生活,真的很有趣 學長這次分享的日商文化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原本以為日本比較嚴肅的職場氛圍,但聽到學長下班喝酒的頻率之後,知道原來平常看的日劇上班族都是真實日本的職場文化!是一場非常有趣且豐富的講座 造字原來有這麼大的市場,對於學長瞭解的市場跟面向,然後跟我們整理後做說明,很搞笑但又不失去一些珍貴經驗的理解,而且我也發現學長對於人生選擇的道路有著多元國際化的去向,讓我也對這道路有不一樣的角度 這個職業對我來說很新奇,以前沒聽過有人介紹這個領域,原來造字還有那麼多步驟。學長大學時的故事很有趣,和日商的合作經驗也很特別。謝謝學長的分享!

第10組

這次的講師也是我們的學長,他分享了很多當初求學階段時的經驗,像是他也是在高中時沒有接觸過程式, 在大學時才開始寫程式,就像他說的,在這個時間段來說,同儕也就是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也有跟我們他為何選擇資訊工程,其實跟我們很多人一樣, 對於這個有興趣,而且覺得工程師的成就感跟薪資也不錯,他還有提到我們現在正在面對的專題實驗還有研究所,這也是導致他一路走向軟體工程師的原因。當然他還有提到他的社團經驗, 他認為有自己的娛樂興趣是很重要的,可以放鬆,改變形象,訂定目標等。因為他就職的公司算是中小型,他有提到,大型公司每人負責的部分就越專一,相對來說較無趣, 而小型公司要學習跟負責的東西可能較多,比較累,只能說各有優缺。在他這次的分享中團隊溝通和人際關係還有興趣培養大概是他最重視的東西,特別是在工作中,不論是跟客戶、同事還是上司。

第11組

今天的講員分享了好多他自己的事情 也讓我了解到即使當初上大學時程式能力沒有特別突出 還是可以慢慢步入軌道 其中講師也有講到他在大二時就有修專題研究 雖然退選了不過令他學到蠻多東西的 重要的是過程 這使我開始反思 這幾年我都是為了畢業而去讀書 考試 鮮少去碰選修或資工以外的領域 不過聽完演講後我有點改變想法了 雖然成績固然重要 不過多方的學習才是更重要的 即使最後成績不理想 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學到東西講師也有提到他的社團生活 講到這裡我才意識到我似乎很久沒有好好的舒壓了 最近都是作業完考試考完試接著專題的循環 \雖然可能沒法像講師這麼熱絡在運動上不過提醒了我要適當的休息 做些可以讓自己暫時忘記課業的興趣

第12組

這位講者的分享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現在的學習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他提醒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不僅要學好必修課程,也要多去選修其他相關課程,讓自己的能力更全面且豐富。同時, 他也引導我們反思自己的專題以及研究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未來目標,要趁早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避免日後的後悔。 此外,他也提到了戶外運動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資訊業者來說更加需要多花時間調適身心,才能保持健康狀態。他分享了自己的爬山經驗,也鼓勵我們多往戶外運動,不要整天窩在家裡, 這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 透過這次的分享,我深刻體悟到學習除了要注重學業,還需要多做其他方面的嘗試和探索,才能讓自己更全面且充實。同時,也要時常反思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並且積極尋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有意義。最後,我也將會多加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並且多往戶外運動,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狀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第13組

10942208 資訊三乙 陳洺安

從這次的講員身上了解到實務上重視的能力,也更加知道自己該往何種方向努力(程式架構、比學校做的更好),也了解到業界與學校的不同,無論是心態上的改變,或是做事方法,講員都很值得我們學習!也更知道要把握還在學校學習的時光。 而最後說到為何選擇資工,那三個原因也是我當初選擇的原因,希望以後不管多累都可以堅持,保持學習的態度。

資訊三乙 呂易鴻

這次的講員分享了他從中原大學到職場上班的詳細歷程,除了告訴我們需要的專長與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主動學習的態度。另外,接觸除了學校課業以外的事物也能夠使我們的學習心態更加積極正面, 不僅能提升學習效率還能增加自我管理能力。考慮到講員特別提到資料庫方面的學習,我未來會挪一個時間去專門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10927260 資訊三乙 劉宗諺

這次的講員也是中畢業的,他詳細地介紹他到職場的歷程,也跟我們分享了哪些能力和專長是必要的。在這次的演講中我也對職場和學校的差異有更多的認識,同時也與我分享了心一些學習的心態和一些處世的方法, 也告訴我們嘗試去接觸一些課外的事物,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的學習。謝謝講員帶來的精彩內容。

第14組

第15組

蔡鎮陽: 這次講座的講師是系上畢業的學長,學長分享自身經歷,以及職場的經驗,給予我們他認為現在資訊領域必備的技能,以及要培養興趣來適當紓解壓力。

陳冠傑:這次演講的主題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講者講述了自己在課堂中遇到的挫折,以及推薦我們現在所學的的課程中,那些課對於業界是比較有幫助的。 同時也提到了,他所實作的專題方向與自己未來的工作很有可能是習習相關的。

黃詳諺:這次邀請到的是系上畢業的學長,在演講的過程中,不僅是分享自身的經歷、也提到了自己的成長過程,再次喚醒我們當初選擇資工系的初衷,也提到了身為專案經理的工作內容: 訪談、設計功能、撰寫規格書等等,也提醒我們在面對壓力下應該要注意時間的分配,在閒暇之虞也可以培養興趣。

陳建成:這次的演講者是中原的學長,同時他也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學時的經歷,還推薦我們一些在學校可以選擇的,對未來可能會有所幫助的課程。 同時也提到了講師閒暇之餘的興趣培養、以及在出社會之後的心態上的轉變等。

王胤迦:這次的講師講到他以前在中原大學的經歷,和他在職場上的經歷,對於即將畢業的我們來說受益匪淺,有一句他說的至理名言,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在大學階段要好好認識異性。

第16組

曾雲鴻:從今天講師的分享中,可以看到講師的工作非常多元與精彩,從前端UI設計到後段資料庫、service的維運,甚至是與客戶的需求訪談,講師也分享了他目前工作的優缺點, 和需要的人格特質,以及要正視工作的態度,今天獲得了很多的經驗,讓我發現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十分感謝講師

吳政遠:今天的講師跟我們介紹他自己從大學一路到職場就業的過程,學長跟我們分享他自己的心得,以及跟我們提醒該注意什麼樣的地方,也同時呼籲我們要認真的學習,因為在未來也有可能用得到, 以及讓我們去省思自己是否想要在資工這個領域繼續深耕,學長直言,未來的生活很辛苦,如果沒有興趣會很難堅持下去,謝謝學長帶來值得令人反覆思考自身價值的講座。

蕭育傑:今天的講師講的內容非常的廣,從大學到出社會工作的經歷都有提到,其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講師在談大學跟出社會工作的差別,在於出社會工作是有領薪水的,所以要負責任, 且對你所做的成品不只是要做完成,還要考慮品質,例如速度不能太慢,讓我了解到出社會工作是需要有更好的能力才可以負荷的。感謝講師今天帶來的演講,受益良多!

游柏揚:在這次的演講中,學長作為一位中原畢業生,分享了他從求學到職場的心路歷程。他強調修習資料庫等相關課程能為未來的業界需求做好準備,並從專題實驗以及工作經驗的角度,分享了成長心得。他鼓勵與他人保持良好的溝通、互助合作, 同時透過運動如跑步來促進人際關係和提升個人素質。此外,學長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專題主題、研究方向與未來發展多加思考,確保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次分享讓我們意識到學習應該超越學業, 勇於在其他領域探索與嘗試,同時要注重身心健康,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第17組

曹為廷 : 這次講座是這學期我聽過最完整的工作經驗,講員從出社會到目前為止的經歷大部分都分享給我們,讓我很能帶入對未來的想像,十分受用

陳浩 : 今天的講座大部分都是在講述講員的過往經歷,對於我們在選工作的方面有些幫助,還有對於我們在校園中的教學方式也給予了肯定,說明了在學校所學的基礎是必須的, 即使出去工作用的東西要去學習,但是只要有了基礎過後,後續的延伸都不會是太大的挑戰,困難最多的部分反而是客戶需求。

陳鈺翔 : 本次講座透過各個時期的經歷,講述每個時期所學到的經驗以及學習到的能力,透過許多例子來與我們分享這樣的模式是否是我們想要的。

吳宗謀 : 這次的講師詳細講解了現在我們所學的對於以後工作上有什麼樣的幫助。平常我們都不知道為甚麼要學這個,老師也不會詳細去講,但是經過這次演講讓我了解到現在所學的有多重要。

呂紹瑋 : 這次講座講員分享了他從大學開始一路走來的經歷 講的非常仔細 也將一些職場的經驗 以及面對壓力的方法告訴我們 感覺聽了之後對以後出社會的適應有很大的幫助

第18組

徐義翔:這次的講師跟我們分享了他在資工系的學習歷程,和在職場上的經驗。透過這次的演講我們瞭解到從光碟中下載的字型與現在透過應用程式從雲端下載之間的不同, 以及字型的設計與生產流程,更提到日本的企業文化與臺灣的差別,包括日本人的嚴謹作風、職場氛圍,和語言交流的困難。最後講師也將透過目前為止的經歷所得出的人生道理告訴我們:人生前期越是麻煩、 越懶得學習,後來就越容易錯過讓人動心的事物。

黃勤:這次的講座讓我們深刻了解到,未來的工作是需要具備多方面能力的,不僅僅是學業成績。職場需要我們具備主動學習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積極的運動習慣。同時, 在選擇自己的專題主題與研究方向時,也要多加思考,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次講座讓我明白,學習的路程是不斷探索與嘗試的過程,同時也需要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紀佑宗: 我認為主動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技術更新迅速,要保持競爭力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能。主動學習能夠幫助個人提升學習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然後也能夠幫助個人發掘自身的興趣和潛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和才能。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主動學習不僅是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在持續進步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楊承恩: 經過這次講座我了解到主動學習是一件重要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去嘗試學習各種事情是可以使自己增強的。而在求學的過程中,人際關係也是極為重要的。 人往往在進步的過程中自己不斷的思考比起別人告訴你如何做會更有幫助,所以我們都應該不斷的去思考各種問題。

林益華: 這次的講師令我印象深刻,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讀資工系的工程師,可以做到完成鐵人三項,這超乎了我原本對讀資工系未來的想像。

張翔淯:這次的演講,演講者和我們分享了許多自己在求學過程中的經歷,也和我們說明了不管是在求學過程還是在工作後都是要不斷的學習,經過這次的演講,我認為人生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 主動地去學習才能擁有更多的視野及更多的技能,並且在做任何決定時也要慎選,不斷的去思考現在的決定會對未來的自己有甚麼影響,我認為這次的講座對於我們大三真的很棒,受益良多

第19組

陳易鴻:這次講師詳細介紹了他目前所就職的公司許多同時並行開發的專案,還有說明開發一個專案要如何合作、客戶的要求、撰寫規格書、溝通協調以及資源管理,要完成一個專案有太多的困難要克服, 現在我必須要好好學習,培養以後出去工作需要的能力。

黃立軒:這次講師介紹了他從就學階段到現在工作的公司,告訴我們哪些課程對打下基礎有很大的幫助,在專案上從需求訪談、開始規劃到資源管理分配,如何互相溝通協調去完成, 並且讓我們思考是要成為技術專業還是走管理的人,這值得我們好好思考未來的選擇方向。

洪有為:這次的演講主要分享老師講師在工作上的一些經驗談,講述了從新人訓練到系統開發,他所經歷過的一些工作過程,其中也有和我們談論到大學時期應該要做到的事情, 例如對於作業的要求等等。我不清楚我未來能否有這樣的心理能耐可以應付職場壓力,但期許自己可以越來越好。

林岳頡: 這次講師主要說的是他目前的工作內容以及以此做為延伸,他介紹了許多他曾做過的系統、專案給我們做參考,也提到了專案經理需要的能力和會遇到的問題。最後帶到, 為什麼選資工以及時間分配、壓力調適、興趣培養等,最為基礎卻也最為重要的議題,值得我思考。

侯昊恩:講師這次帶來的分享主要是他在工作上的經歷,分享了各式各樣他不同參與過的project團隊,還有在其中有使用到了什麼樣子的技術,還有分享一些期望,像是得饒人且饒人,還挺有趣的。

陳俞安 : 講師分享了有關自己工作上的內容,及PROJECT的核心目標,開發中需要注意的項目及相關事項,其中提到系統開發時,因為之前有上過相關課程,所以在講師提到敏捷、瀑布時感到相當親切。

第20組

這次的講者和前幾次的一樣都是我們中原畢業的學長,講者的演講是從求學時期開始與我們分享他一路上的經歷與他認為重要的能力,特別是以他訓練新人的觀點來看新鮮人特別缺少的,如資料庫與框架的能力, 並且在後續的開發上持續提到spring框架的部分,對於想要走純軟體前後端想精進自己的同學是個非常好的演講,而且還告訴了我們其實中原所訓練的專業能力還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在寫程式這塊, 我們中原資工畢業的學生一定要面對PAL和CAL的訓練,所以寫程式這塊或許是真的會比較強一點,除了能力外,我覺得在這場演講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要有一顆想把事情(專案)做到最好的心, 別人要60分你要想辦法做到90分交出去,這樣主管才會注意到你,如此把握晉升的機會更上一層樓。

第21組

這次的講師同樣也是中原的學長,他十分強調要選修資料庫,因為以後工作必定會用到,他也談到了他認為大學是一個培養知識、程式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地方,更提到專題與論文的觀念。 讓我們對於統整大學所學與修養有一定程度的幫助。接下來他提到了專案開發的工具與流程,從這裡可以知道講師是一位前後端的人才,算是一位滿全能的工程師。講師對於工作是很有熱情的, 更是得到了公司的肯定,也不會對承擔責任有所抗拒,他答應公司去學習Doucumentum Content Sever 這個軟體,雖然被公司綁了三年,而且工時很長,但讓自己找到了升職的機會,我覺得很不簡單, 能勇於去學習新事物,承擔責任,這是我們在往後的日子要去學習的部分。後半段在講述在公司做專案,維護等等的議題,更讓我們了解到未來職場上的工作情況。